RSS订阅王佳明的个人网站
你现在的位置:首页 / 文化 / 正文

千古评说芙蓉湖

0 文化 | 2007年9月25日

芙蓉湖古称“上湖”、“射贵湖”,入无锡地称“无锡湖”,在江阴境内又称“三山湖”,此湖地处无锡、江阴、武进三地交界,北宋前这里湖面广袤、碧浪滔天、南北相望百余里,东西更港浜无数,绵延不绝,在当时江南是仅次与太湖的一片水域,面积达“万五千三百顷”。
对于该湖,唐代陆羽曾这样描写道:“惠山东北九里有上湖,南挖长洲,东峒江阴,北掩晋陵,苍苍渺渺,迫于轩卢”“为江南烟火伟观”
后因湖中荷花生长异常茂盛,随改名芙蓉湖(另有湖形酷似芙蓉花而得名的说法)。
关于芙蓉湖最早的文字记录,出现在战国时期,春申君黄歇曾组织人力疏浚芙蓉湖,开挖申浦河,把水引入长江。到了东晋时期,当时晋陵内吏张闤也有过治理的记录,关于治水,张闤曾因“所部四县,并以旱失田”,“立曲阿新丰塘,溉田八百余顷,每岁丰稔”,有很成功的
经验。所以面对芙蓉湖的水患,他就先泻芙蓉湖水往引至西边晋陵,然后再筑岸围田增加圩区,“水涨时专增其里,水干涸时兼筑其外”,想把湖一步步变成耕田,最后终因工程量太大,又恰好碰在严冬而“施功不成”,由此可知,张闤治水是次,主要目的还是想还田,迫于人物力
与天气而未成功,但“还湖可为良田”确实对人诱惑很大。
到了南朝宋元嘉年间芙蓉湖疏浚初获成功,其后治理的成果一直延续到北宋,其中无锡北门的莲蓉桥、莲蓉闸就分别修筑在初唐与北宋年间,期间的由于朝廷对围湖造田“其禁甚严”,所以芙蓉湖面积与先前比未有大变。但到宋室南迁后,江南移民剧增,对耕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,此时水患问题也逐渐退化成次要,于是围湖之风势不可挡,数十年围水域面
积大减,而水域面积的剧减,造成本来平衡的水利系统的严重破坏,导致生态环境失衡,朝廷认识到围湖成田危害的日趋严重性,所以多次重
申浙西禁止围田的禁令,逐渐开始返田还湖。但终因围田带来的眼前利益巨大,但又遭受连年水患惨重的恶果,朝廷陷入了两难境地,时禁时
松,在还湖为田与围湖造田的矛盾中徘徊。
   综观史料,宋代围田对芙蓉湖的影响是巨大的,如后世所见的《江阴军志图》上此时境内的三山湖已向南退缩了许多,俨然没有北延秦望
之麓的雄风;而向南本来可“南挖长洲”的情形,也被大大小小的围闸给阻断了。但此时芙蓉湖的噩梦历程,才刚刚开始。
   明宣德五年,周忱为江南巡抚,时逢芙蓉湖区水患不断,灾后民生惨不人睹,甚至出现了“地无芳草树无皮”的现象,周忱于是决心来个
全面整治,他采用北宋单锷《吴中水利书》中主张,在西边“修鲁阳五堰,筑上下两坝”以阻断上游的来水,向南“穿百凌于震泽”,向北”
疏江阴黄田诸港河道”来把水导向下游,湖水再泻出后原来的湖面不断缩小,四周露出大片泥地,周忱又发动湖民,以工代赈围筑大堤六十三
里,成圩田十万余亩,并倡导三邑湖民奋力垦殖,当时出现“十万八千芙蓉圩”奇观。自周忱彻行围田毁湖后,芙蓉湖遭毁灭逐渐到了高潮,
从周忱治水七十多年后的弘治年间,芙蓉湖的水域还存“东西亦五十里矣”仍“延至北塘”,但是到嘉靖年间在湖中建起的蓉湖庄已“田塍罗
列,港汊纷错,桥坝尽排,村落显现”,到清代芙蓉湖已缩成了不到二十平方公里的小湖圩。
   现在芙蓉湖湖已彻底消失了,只留下芙蓉镇、芙蓉山、蓉湖庄,莲蓉门、莲蓉桥等这些地名,时过境迁,早已物是人非,今天的我们只能
凭借残存的遗迹和发黄的史料来辨认这里曾经原是片水波万顷、碧浪滔天的芙蓉湖,而此时已厂房林立、高楼群起,面对此物此景,你是要赞
美人力的伟大,还是悲叹那自然的无情?
丹树村边烟火微,碧波深处雁初飞。
萧条落叶垂杨岸,隔水寥寥闻捣衣。
《芙蓉湖》--杜牧

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“ 芙蓉   ”的文章

以上内容如果对你有用,请收藏。
上一篇:我站提供专业网站建设服务下一篇:传视资讯的发展历程

猜你喜欢

评论列表:

官方LOGO
    佳明one

    我们的使命是减少资金、技术和
    教育方面的障碍,以提供有效的
    IT科技支援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    5ubg


    扫码从手机访问


网站分类
友情链接